查看:
汉字「師」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
【卷六】【帀】 疎夷切
彌二千五百人爲師。从帀从𠂤。𠂤,四帀,眾意也。彍𠦵古文師。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查看扫描版
二千五百人爲師。
小司徒曰。五人爲伍。五伍爲㒳。五㒳爲卒。五卒爲旅。五旅爲師。師、衆也。京師者、大衆之稱。衆則必有主之者。周禮師氏注曰。師、敎人以道者之稱也。黨正旅師閭胥注曰。正師胥皆長也。師之言帥也。
从帀。从𠂤。
會意。疏夷切。十五部。
𠂤四帀衆意也。
𠂤下曰。小𨸏也。小𨸏而四圍有之。是衆意也。說會意之恉。
古文師。
文二重一
臣鍇曰:「周制也。帀者,圍帀也。𠂤音堆。
《春秋傳》曰:』如山如陵,有夫出征。』王桀《從軍詩》曰:『消搖河隄上,左右望我軍。』《易》曰:『師左次。』會意。」
汉字:「師」 字形演变

鐵4.3(甲)

令鼎(金)西周早期

師𩛥鼎(金)西周中期

大簋蓋(金)西周晚期

妾子𧊒壺(金)戰國晚期

新零.526、甲3.37(楚)

說文古文

說文‧帀部

睡.雜17(秦)

石33下(傳)

金文

小篆

康熙字

楷体
【上一字】帀 【下一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