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汉字「聝」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
【卷十二】【耳】 古獲切
灕軍戰斷耳也。《春秋傳》曰:“以爲俘聝。”从耳或聲。灖馘聝或从首[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查看扫描版
軍戰𣃔耳也。
大雅。攸馘安安。傳曰。馘、獲也。不服者殺而獻其左耳曰馘。魯頌。在泮獻馘。箋云。馘所格者之左耳。
春秋傳曰。㠯爲俘聝。
左傳成三年文。
从耳。或聲。
古獲切。古音在一部。
聝或从𩠐。
今經傳中多从首。
軍戰斷耳也。 《春秋傳》曰:「以爲俘聝。」從耳或聲。 |
汉字:「聝」 字形演变

鐵191.1(甲)

粹260(甲)

戈耳觚(金)商代晚期

小盂鼎(金)西周早期

戈冬簋(金)西周中期

多友鼎(金)西周晚期

虢季子白盤(金)西周晚期

說文‧耳部

說文或體

小篆

康熙字

楷体
【上一字】聅 【下一字】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