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
国学书库
古籍在线
影印古籍
全文检索
古籍书目
二十四史
国学精选
明清实录
白话译文
诗词
汉语
汉语字典
部件查字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字形演变
甲骨文
金 文
书法
书法图集
书法字帖
印谱查询
历史
人物
典故
地名
事件
年号
姓氏
民族
官职
知识
地图
其他
中医中药
对联大全
丛书检索器
十三经索引
家谱族谱
墓志数据库
会员
古籍
国学书库
古籍在线
影印古籍
全文检索
古籍书目
二十四史
国学精选
白话译文
诗词
汉语
汉语字典
部件查字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字形演变
甲骨文
金 文
书法
书法图集
书法字帖
印谱查询
历史
人物
典故
地名
事件
年号
姓氏
民族
官职
知识
地图
其他
中医中药
对联大全
丛书检索器
十三经索引
家谱族谱
墓志数据库
会员
书库
四库
影印
诗词
字典
词典
人物
典故
书目
书法
首页
汉语词典
駮議
駮議
駮議 bó yì
注音
ㄅㄛˊ ㄧˋ
拼音
bó yì
1.
漢時臣屬對朝廷決策有異議而上書,稱為「駮議」。
▶ 漢.蔡邕〈獨斷〉:「凡群臣上書於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駮議』。」
▶ 《後漢書.卷四八.應奉傳》:「又集駮議三十篇,以類相從,凡八十二事。」亦作「駁議」。
2.
持不同意見。
▶ 《後漢書.卷三六.鄭興傳》:「若復遣之,虜必自謂得謀,其群臣駮議者不敢復言。」
参见:
驳议
駮議
每日一字一词
每日一字:㰚
每日一成语:戛戛其难
每日一词语:連文
每日一诗词:横塘寺
每日一字一词
每日一字:𡂿
每日一成语:千里送鹅毛
每日一词语:補漏
每日一诗词:鉴山主以天圣宣赐行道者五百金装罗汉青瓷香
热门古籍
脉象口诀歌
大汉三合明珠宝剑全传
《文镜秘府论》
汉宫秋
唐宋名家词选
清朝通典
人虎传
大明水記